中醫(yī)中藥百科網【官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網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三棱針

三棱針的針剌部位

  • 中醫(yī)中藥百科網 zecc.cn
  • 發(fā)布時間:2023-08-08 16:50:31
  • 來源:中醫(yī)中藥百科網

(1)按穴位取穴

1)十四經穴:根據(jù)經絡循行理論,刺血療法常取本經、表里經或與其相連接的經脈的穴位。如《靈樞·熱病》載:“風疼,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朋中及血絡出血”;《素問·刺腰痛篇》載:“足太陽之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尿尻背如重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說明角弓反張,腰脊疼痛,責之于足太陽膀胱經,可取該經的委中放血來治療?!端貑枴ご虩嵴摗罚骸胺螣岵≌?,......身熱,熱爭則咳喘,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大,立已?!闭f明病在肺經,可取肺經及與其相表里的大腸經腧穴,刺血來治療肺熱病。

十四經穴中的特定穴,如五輸穴、郄穴、絡穴、俞穴、募穴及交會穴等,因具有特殊的功效和主治,也為刺血療法所常用。如《針灸大成》記載:“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滯,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棱針刺手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候,不省人事及絞腸痧,乃起死回生妙訣?!坝袑嶒灡砻?,井穴放血可使急性實驗性腦缺血家兔腦血流圖波幅升高,有明顯擴張腦血管作用,對大鼠腦缺血引起的鈣調素含扯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認為井穴放血對大鼠腦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機理可能與其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有關。在臨床上,常根據(jù)特定穴的不同屬性和特點配伍使用,使疾病得到全面迅速的治療。

有些腧穴因其獨特的穴位特性,而為刺血療法所常用。如“或針風,先向風府、百會中;或針水,水分挾臍上邊取......”,再如高熱取大椎,心浮選內關等。

2)經外奇穴:經外奇穴大多對某些病癥有特殊的治療作用,故也為刺血療法所常用。如金津玉液點刺放血治療中風失語;耳尖、太陽放血治療紅眼病;再如《玉龍歌》里所講的“兩眼紅腫痛難消,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自然消”等。

3)經驗穴: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歷代醫(yī)家發(fā)現(xiàn)了在一些腧穴處放血,對某些病證有特殊的療效,這些治療方法仍被現(xiàn)代醫(yī)家所沿用。如身柱、大椎放血治療瘧疾;大椎、合谷、曲池放血可以退熱;耳背血管放血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等。

(2)按部位取穴

1)取病理反應點或恁點在某些疾病過程中常發(fā)現(xiàn)在經絡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顯的壓痛、結節(jié),這就是反應點。反應點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有意義,對疾病的診斷也有很大的臨床意義。當體內臟腑病變反映在皮膚上,可出現(xiàn)瘢痕,或青或紅或褐或有突起,這就是恁點。所以在胸、腹、背部出現(xiàn)的反應點或癒點上放血,可以起到治療臟腑病變的作用。據(jù)《針灸聚英》記載:“偷針眼,視其背上有紅點如瘡,以針刺破即搓?!?

張國瑞教授根據(jù)氣街理論提出的“背腰三部區(qū)”可用來指導臨床尋找病理反應點。其中肩背區(qū),約第7頸椎以下至第7胸椎棘突下的肩背部區(qū)域,多用于治療心、肺病及有關組織、器官的疾病、胸背部、頭面部、上肢病證。腰背區(qū),約第7胸椎棘突下至第1腰椎棘突下的背腰部區(qū)域,多用于治療肝、膽、脾、胃、大腸、小腸、三焦病及有關組織、器官的病證和上腹部、背腰部病證。腰骶區(qū),約以第1腰椎棘突下至長強穴的腰祗部區(qū)域,多用于治療肝、腎、膀胱、大腸、小腸病及有關組織、器官的病證,并可用于強身壯體保健。

2)血管顯露處:頭面、舌下、腘窩、肘窩都為靜脈顯露之處,有些穴周的靜脈也較明顯,當以上部位的靜脈在病理狀態(tài)下發(fā)生形態(tài)、顏色的變化時,在該處放血,出血容易,操作便捷,效果極佳。如《靈樞·厥病》記載:“厥頭痛,頭脈痛,......視其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出血?!薄夺t(yī)林改錯》記載:“瘟毒流行,......用針刺其胳膊肘里彎處血管,流紫黑血,毒隨血出而愈?!霸S多患者在常規(guī)所選穴位處往往沒有靜脈顯現(xiàn),這時就可循經尋找病變血管取穴。如腰腿痛患者在委中穴上找不到病變血管,就要在委陽穴、浮郄穴,或從委中穴到殷門穴這一段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處去尋找充盈度增高顯現(xiàn)的血管刺血治療。

3)病灶處:在瘀血腫脹處或瘡瘍痄腫局部放血,可治療急性挫傷及多種皮膚病。如《瘡瘍全書》中治丹毒“三棱針刺毒上二三十針”等。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