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眼下,正進入放風箏的好時節(jié)。周末,趁著春光明媚,帶著全家一起到返青的郊外或者迎春花開的公園,放飛風箏,放松身心,真是令人喜不勝收。放風箏一直都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休閑娛樂健身活動,其中蘊含不少養(yǎng)生哲學。
吐故納新 在春天放風箏,對人們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宋代李石在《續(xù)博物志》中寫道:“春回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以泄內(nèi)熱。”人們在漫長的冬季,久居室內(nèi),內(nèi)熱積聚,氣血郁結(jié),急需充足的日光和新鮮的空氣沐浴滌蕩,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加強肺呼吸容量。人們踏著松軟的泥土放飛風箏,盡情呼吸新鮮空氣,引頸遠眺,極目云天,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清心肝之火,散內(nèi)結(jié)郁熱,有祛病健身之功效。
健腦益智 放風箏的過程也是一項健腦運動,需要全身心投入。僅僅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就會讓放風箏者動一番腦筋。放風箏放線收線講究一張一弛,收放自如,既要掌握角度,又要保持平衡,風箏才能在空中自由飛翔。
現(xiàn)代保健醫(yī)學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風箏,不僅可以舒展筋骨,還使人情緒開朗、心境愉悅。放飛時,大腦高度集中,無疑會消除人的內(nèi)心雜念;放飛者極目藍天,其心胸也會感到開闊;此外,春季草長鶯飛,觸目皆景,放飛風箏,是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因此,國內(nèi)外有些醫(yī)院和療養(yǎng)院采用“風箏療法”,治療精神抑郁、神經(jīng)衰弱、小兒智力不全等癥,收到了神奇的療效。
緩解頸椎病,改善視力 經(jīng)常放風箏,可以保持頸椎、脊柱,保持韌帶的彈性和椎關節(jié)的靈活性,增強骨質(zhì),對頸椎起到保護、固定作用。加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放風箏時,眼望天空,頭向后仰,還可使頸項部的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頸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頸椎病的康復。放風箏對保護視力也有積極的作用。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兒童放之(風箏)空中,最能清目?!鼻嗌倌觊L期伏案學習,容易引起視力疲勞和近視。課余之時常放風箏,抬眼望向蔚藍的天空中飛翔的風箏,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diào)節(jié)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
延年益壽 放風箏并非少兒的“專利”,老年人也可以與家人、孩子一起到郊外放風箏,在嬉笑和歡呼聲中,享受融融的天倫之樂。同時,在踏青郊游、在追風蹁躚中,老人可以暫且忘記年齡差距,“莫想老,常思少”,不拘年歲行輩,多與青年少兒交朋友,人老心不老,萌發(fā)童心,煥發(fā)精神。不妨與孫輩來場競賽,在青青麥野追逐,看誰的風箏飛得遠、飛得高;也可以像清代戲劇家孔尚任《風箏》詩里寫的那樣,因天公不作美,風力不足,和無賴小兒“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這份風趣俏皮、無憂無慮,這份難得的忘年之樂,多么讓人懷戀啊。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伴著這首清亮亮、脆生生的兒歌,我們到早春的原野去,沐浴“吹面不寒楊柳風”,扯起那只翩翩起舞的風箏,放飛的是美麗心情,收獲的是健康體魄,湛藍的天空中,寫滿了我們對春天的憧憬與向往。
西安附兒中醫(yī)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疾病&生長發(fā)育疾病名醫(y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