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養(yǎng)生常識

山藥的養(yǎng)生保健

  • 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www.zecc.cn
  •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18:01:27
  • 來源: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山藥形態(tài)采制】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多年生纏繞藤本,具圓柱形肉質(zhì)塊莖。葉片形狀多變化,通常三角形卵形或耳狀三裂。葉腋間常生有珠芽,可用以繁殖,亦可用于食用。夏季開花,花單性,乳白色,花序穗狀,下垂。原產(chǎn)我國,各地栽培。河南泌陽縣(舊屬懷慶府)產(chǎn)的稱為“懷山藥”,多用塊莖或珠芽繁殖。塊莖供食用,亦可人藥。

【養(yǎng)生保健作用】

山藥性平,味甘,入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主治脾虛泄瀉、消渴、遺精、帶下等癥,平常人均用它進行養(yǎng)生保健。

山藥在養(yǎng)生中既能補氣,又能養(yǎng)陰,不滯不膩,是補中氣之上品。益脾腎,理虛癆,固腎強精,小兒脾虛者用之尤佳。補益中應用劑量宜大。

山藥根似芋,味似薯,含有淀粉酶、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膽堿、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可預防膠原病的發(fā)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的潤滑,故醫(yī)學工作者譽它為長壽因子。處方中常稱根山藥或懷山藥,它是四大懷藥(地黃、牛膝、菊花、山藥)之一。

山藥配黨參、白術、茯苓或配白術、龍眼肉,用于補脾止瀉;配人參、山茱萸、五味子適量,浸酒隨量飲,可補益體虛老者,配人參、白術、當歸、芍藥、地黃、阿膠,可補肺止咳,配遠志、芡實或黨參、蒼術,用于補腎固精;配黃芪、生地黃、天花粉,用于補氣養(yǎng)陰止渴。

【養(yǎng)生方法推薦】

(1)山藥、黨參、白術各15克。煎服,療食少無力。

(2)山藥180克。煮汁徐徐飲之,連服3日,急治產(chǎn)婦大喘、大汗身熱、脈弱,數(shù)十日即痊愈。

(3)山藥60克,杜仲、菟絲子各90克,五味子180克,肉蓯蓉120克,茯神、巴戟天、懷牛膝、山茱萸、干地黃、澤瀉、赤石脂各30克。共為末為丸,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服30丸,溫開水送服。用于脾腎兩虧。

(4)山藥50克,龍眼肉15克,大米50克。煮粥調(diào)白糖,每日服1~2次。用于肺虛咳嗽、帶下遺精。

(5)用山藥煮粥簡便實用,治病健身,常有山藥半夏粥、山藥粥、山藥雞子黃粥、三寶粥、山藥車前草粥等。除粥外還可制作山藥卷、棗泥山藥排、八寶山藥泥、金錢山藥夾等。如明代《宋氏養(yǎng)生部》記:山藥糕,是山藥蒸熟去皮,切片,暴燥,磨細,計六升,白糯米新起淅、搗粉,計四升,白砂糖二斤,蜜水溲之,復碓,篩甑中,隨蓋之,蒸粉熟為度。

【保健注意】

(1)用量:常用量10~30克,大劑量60~250克,研末吞服量6~10克。

(2)特別指出:山藥要煮,絕不能炒用。若久服發(fā)悶,可用中藥百部一片解之;山藥能助濕,故濕盛或有積滯者忌之。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