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設(shè)為首頁(yè)|加入收藏|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yè) >  美容偏方

香膚美體偏方

  • 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zecc.cn
  • 發(fā)布時(shí)間:2021-09-15 08:47:29
  • 來(lái)源: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油膩酒酪等,致使?jié)駸崽N(yùn)郁于內(nèi);或由于天暑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失于循行暢達(dá),以致濕熱污垢釀成穢濁之氣,熏蒸于體膚之外。過(guò)度肥胖或消瘦影響人體的形體美,而二者常見(jiàn)的病因不外飲食失節(jié),久坐少動(dòng),先天稟賦,肝氣郁滯;脾胃氣虛,蟲(chóng)積腹痛,肺腎陰虛,胃熱熾盛等。故臨床常辨證施治,可收到較好療效。下述諸方,可供參考選用。

1.香粉方

白附子(生用)、茯苓、白術(shù)、白芷、白檀香、白蘞、沉香、木香、雞舌香、零陵香各30g,藿香60g,麝香(細(xì)研)lg,英粉3000g(研碎以生絹囊盛)。

以上方藥共搗篩為細(xì)散,入麝香研勻,將粉囊置大盒子內(nèi),以約末覆之,密閉7天。沐浴后以粉均勻地?fù)溆谏砩稀?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香身爽膚,悅澤美容之功。

2.香皂方

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廣零、皂莢、甘松、白蓮蕊、山柰、白僵蠶各60g,麝香、冰片各15g。

以上方藥共研極細(xì)末,紅糖水調(diào)和,每錠重6g。將香藥肥皂涂抹于身上,稍頃以水洗之。

本方出自《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有香身潔膚,去垢辟穢之功。

3.澡豆方

豬胰5具,白茯苓、白芷、藁本各120g,甘松香、零陵香各60g,白商陸150g,蒴藿灰30g,大豆末1000g。

將豬胰干之,大豆末絹下;上9味為末,與豬胰相和,更搗令勻,八九月則合,冷處貯之。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至3月以后勿用。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香身潤(rùn)膚之功。

4.澡洗方

干荷葉960g,威靈仙(去土)、藁本(去土)、藿香葉、零陵香、茅香各480g,甘松(去土)、香白芷各240g。

以上方藥共搗碎為粗末,每用60g,生絹袋盛,用水約25L,煎3沸,放稍熱,于無(wú)風(fēng)處淋浴,避風(fēng)少時(shí)。如水少時(shí),更添入熱開(kāi)水,斟量得宜使用,勿令添入冷水,藥末不添。

本方出自《御藥院方》,有香身止癢之功。

5.沐浴方

谷精草、茵陳、決明子、桑枝、白菊花各36g,木瓜、桑葉、青皮各45g。以上方藥煎水沐浴。

本方出自《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有香身祛風(fēng),清熱利濕之功。

6.體臭方

竹葉300g,桃白皮120g。以上2味水煎取汁,貯瓶備用。以藥液浴身,不拘次數(shù)。

本方出自《千金翼方》,有香身除臭,利濕解毒之功。適用于腋奧體臭。

7.腋臭方

雄黃、麝香、硫黃、乳香、青礬石各等份,鮮馬齒莧300g。以上方藥共搗成泥狀,攤新瓦上曬干,再羅成粉。用醋洗腋下,再用粗布揩腋下皮膚,使皮膚輕微破皮,外搽藥粉,每3~7天1次。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解毒除臭之功。適用于腋臭。

8.令香方

白芷、柑子皮各45g,瓜子仁60g;藁本、當(dāng)歸、細(xì)辛、桂心各30g。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每服3g,酒送下,日3次。5日口香,7日身香。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香身辟穢之功。

9.胡粉方

枸杞根、薔薇根、炙甘草各15g,胡粉、商陸根、滑石各30g。以上方藥共搗下篩,以苦酒和,涂腋下,當(dāng)微汗出,易衣復(fù)涂。著藥不過(guò)三敷便愈,或更發(fā)復(fù)涂之。不可多敷,傷人腋。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解毒除臭之功。適用于狐臭、漏腋。

10.肢臭方

烏賊骨、枯白礬各9g,密陀僧3g。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先用藥洗臭處,再用藥末搽之。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止汗除臭之功。適用于狐臭。

11.狐臭方

青木香60g,附子、石灰各30g,礬石(燒)15g。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用以涂于腋部,經(jīng)常用之。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斂汗除臭之功。適用于狐臭。

12.瘦治方

熟地、丹參、沙參各90g,元參240g,生地120g,麥冬60g,白芍、地骨皮各150g,陳皮15g。以上方藥共研細(xì)末,加桑葉180g,亦為細(xì)末,調(diào)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g,白開(kāi)水送下。

本方出自《石室秘錄》,有滋陰瀉火,養(yǎng)血增肥之功。適用于陰虛火旺,身體消瘦者。

13.肥治方

人參、杜仲、白芥子備90g,白術(shù)、薏苡仁、芡實(shí)各150g,熟地黃240g,山茱萸120g,肉桂、茯苓各60g,砂仁15g,益智仁、北五味子、橘紅各30g。

以上方藥共研為細(xì)末,和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g,白開(kāi)水送下。

本方出自《石室秘錄》,有健脾胃,補(bǔ)肝腎,美形體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弱,濕盛痰壅,肝腎不足,陽(yáng)氣式微而致之形體胖大者。

14.羊蜜汁

干地黃、當(dāng)歸、川斷各200g,羊肉1000g,正蜜糖300g,懷牛膝100g,黃芪50g。將羊肉去皮,清除肥肉及筋膜,放干地黃、當(dāng)歸、川斷、懷牛膝、黃芪,加水同煲10小時(shí),取濃汁,去渣,再入正蜜糖,再熬成麥芽糖樣。每日以溫酒送服10g。

本方出自《歷代古傳秘方》,有健胸豐乳之功。適用于女子胸郵平坦,乳房凹干,發(fā)育如男子。

15.甘露飲

枇杷葉、干熟地黃、生干地黃、天門(mén)冬、麥門(mén)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各等份。將枇杷葉刷去毛,天冬、麥冬抽心焙,石斛去蘆,山茵陳去梗,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將以上方藥共研細(xì)末。每服15g,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后、臨臥時(shí)溫服。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滋陰清熱,利濕除臭之功。適用于陰虛火旺、胃熱壅絡(luò)、升降失常之口臭者。

16.清臭飲

赤芍、黃芩、藁本、生地、黃連、石菖蒲、遠(yuǎn)志各等份,甘草3份。上藥水煎去渣,取汁分次服用,每日1劑。

本方出自《仙拈集》,有清熱利濕,通竅除臭之功。適用于鼻中臭氣。

17.石灰散

石灰200g,青木香、楓香、熏陸香、丁香、陽(yáng)起石、橘皮各30g,礬石60g。以上方藥并炒,搗篩為散,以綿作袋,粗如四指,長(zhǎng)12cm,展開(kāi)將藥末裹于內(nèi)。先將腋窩洗凈,以干毛巾將局部擦紅,然后將藥條夾于腋窩下,候時(shí)取出。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燥濕斂汗,辟穢化濁之功。適用于腋臭。

18.輕身散

黃芪500g,茯苓、甘草、人參、山茱萸、云母粉、生姜各30g。先將黃芪、生姜煮汁30沸,焙干為散。再將茯苓等5味搗篩為散,拌勻備用。每服1g,入鹽少許,開(kāi)水沖服,不拘時(shí)候。

本方出自《圣濟(jì)總錄》,有補(bǔ)氣健脾,減肥輕身之功。適用于氣虛濕阻型肥胖癥。

19.烏龍丸

當(dāng)歸、生地黃、枸杞子、石蓮肉各30g,蓮心、木香、青木香、乳香、京墨各15g,丁香10g,茯苓6g,冰片0.3g。婦人加烏藥(醋炒)、香附(童便炒)各10g。

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陳米飯荷葉包,燒過(guò),搗爛入藥末為丸,如黃豆大,取麝香0.3g,黃酒化開(kāi),為衣。每服30~40丸,臨臥用砂仁炒,入黃酒中送服。

本方出自《萬(wàn)病回春》,有培補(bǔ)脾腎,行氣活血,辟穢化濁之功。適用于腋臭、體臭者。

20.五香丸

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各30g,香附60g,甘松香、當(dāng)歸各15g,檳榔2枚。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大豆。含咽,日3夜1。亦可常含咽汁。

本方出自《千金要方》,有香口辟穢之功。適用于口臭、身臭者。

21.洗香丸

孩兒茶35g,上好細(xì)茶30g,砂仁40g,白豆蔻12g,沉香7g,冰片0.6g,麝香1g。以上方藥共為細(xì)末,以甘草膏為丸,如豌豆大小,貯瓶備用。每用1丸,含化。

本方出自《魯府禁方》,有清熱化濕,芳香辟穢之功。適用于口臭。

22.地仙丸

黃芪(銼)、天南星(炮)、羌活(去蘆)、茴香子(炒)、地龍(去土)、骨碎補(bǔ)(炒)、防風(fēng)(去蘆)、赤小豆、狗脊(去毛)、白蒺藜(炒)、烏藥、白附子(炮,去皮臍)、萆薢各15g,牛膝(酒浸)30g,木鱉子(去殼)9g。

以上方藥共研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貯瓶備用。每服20丸,空腹鹽湯或茶酒送下。

本方出自《奇效良方》,有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補(bǔ)肝腎,美形體之功。

23.石斛丸

石斛60g,肉蓯蓉、菟絲子、牛膝、熟地黃、杜仲、澤瀉、枸杞子、山茱萸、桂心、茯苓、補(bǔ)骨脂、覆盆子、附子、巴戟天、桑螵蛸、鐘乳粉、車前子、牡蠣粉、龍骨、陽(yáng)起石各30g。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xì)]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xì)]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