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藥減肥

花茶幫助痰濕體質(zhì)減肥

  • 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www.zecc.cn
  • 發(fā)布時間:2023-02-07 13:04:26
  • 來源: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是產(chǎn)生痰的源頭,因為脾之虛弱,水谷精微無法得到及時地運化,才滯留下來,凝結(jié)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將精微物質(zhì)上輸給肺,當脾虛生了痰之后,這些痰也會隨著精微物質(zhì)一起上輸?shù)椒沃?。當肺中的痰越積越多,我們就會感覺到,并且本能地通過咳嗽的方式將痰吐出來。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脾胃虛弱的話,痰會接二連三地產(chǎn)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終究也無法將所有的痰吐干凈。打個比方,上游的水不干凈,下游就沒有干凈的水喝。

這些痰和還未來得及凝結(jié)成痰的水濕聚在一起,便是痰濕。痰濕在體內(nèi)不規(guī)矩,它會隨著氣到處流竄。痰濕停留在肝臟,便會形成脂肪肝。滯留于腰間,就是將軍肚、水桶腰。泛溢于肌膚、肌肉,肌肉中被水液充滿,面部、四肢也會浮腫、臃腫。所以痰濕嚴重的人,往往看上去十分肥胖。此外,痰濕流竄還容易引起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腰痛、頭痛、頸椎病等,所以,中醫(yī)上有一句話叫,“百病皆由痰作祟”。

健脾化痰濕 花茶是佳飲

如何來化解體內(nèi)的痰濕呢?既然脾是生痰之源,那就得從脾著手了。如何來健脾呢?給大家介紹一款健脾的花茶——白扁豆花陳皮茶。

去中藥店購買適量的白扁豆花、陳皮和白茯苓。如果自家種有白扁豆,可以在扁豆花開時,取未完全開放的扁豆花曬干也可以。將白扁豆花、陳皮和茯苓一起打成粉末,每天用勺子舀取10克左右的粉末,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開水沖泡,燜上5分鐘,代茶飲用,以沖淡為度。

白扁豆花入脾、胃、大腸經(jīng),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藥?!端拇ㄖ兴幹尽飞暇陀小鞍妆舛够?,和胃健脾,清熱除濕。消暑熱神昏,濕滯中焦,下痢膿血,夏日腹瀉及赤白帶下”的記載。

說到陳皮,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許多人在熬湯或做菜時,喜歡放上幾片陳皮,不僅能解油膩、去腥味,還能讓湯水更甘甜清新,可以使色、香、味別具一格。

陳皮,顧名思義,就是存放時間較長的果皮,多是柑橘皮,其中,冬季出產(chǎn)的柑橘皮最為優(yōu)質(zhì)。柑橘皮經(jīng)過長時期的晾曬后,成為干品,便是陳皮,放置時間越長,效用越好。

別看這小小陳皮其貌不揚,除了飲食上的多用,它還能入藥,其藥用功效也是非同小可?!侗静菥V目》上說:“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故橘皮為二經(jīng)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二經(jīng),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適用于消化不良、胃部脹滿、咳嗽痰多等癥狀。因此陳皮在調(diào)理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藥時被廣泛應用,古方“二陳湯”和“陳皮半夏湯”中的主要成分便是陳皮,是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良藥。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發(fā)現(xiàn),陳皮中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道內(nèi)的積滯之氣,增進食欲,同時還能使體內(nèi)的痰液更容易咳出。

秋冬季節(jié),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咳喘、多痰的現(xiàn)象,此時,不妨用陳皮泡水服用,或是多喝陳皮煲的湯,對于化痰止咳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yī)學家認為:“陳皮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能和。為脾肺氣分之藥,調(diào)中快膈,導滯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臟,理氣燥濕,能統(tǒng)治百病。陳久者良,鮮者不堪用。”

白茯苓是健脾養(yǎng)胃的良藥,中醫(yī)認為它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功用,其健脾之功效尤為突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體強弱狀況。白茯苓有健脾的作用,脾胃強壯了,人體自然能長壽。慈禧將白茯苓作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食物常服,可見一斑。痰濕體質(zhì)是因為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造成聚飲生痰,服用白茯苓可以健脾又能利水滲濕,從而幫助化解水濕,消除痰飲。而且白茯苓“補而無礙胃之虞,利而無傷津之憂”,可以長期食用。

這道花茶,去濕化痰的效果非常好,只是茶中的陳皮偏于溫燥,所以氣虛、燥咳及陰虛體質(zhì)者不宜多食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在食用前最好先咨詢一下醫(yī)生,以免因陳皮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當然,脾胃虛弱并非是無來由的,多是由于過度食用膏粱厚味、肥膩濃厚之物所造成的,所以想要保護好脾胃,最好少吃這類食物。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