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設(shè)為首頁|加入收藏|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藥大全

沙棘

  • 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www.zecc.cn
  •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08:46:10
  • 來源: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

【中藥名】沙棘 shaji

沙棘

【別名】酸棘、醋柳果、酸溜溜、達爾、沙棗。

【英文名】Hippophae Fructus。

【藥用部位】胡頹子科植物沙棘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喬木,高1~5米;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銹色鱗片。葉互生,線性或線狀披針形,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ㄏ热~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于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枚;雌花花被筒囊狀,頂端2裂。果肉質(zhì)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ㄆ?~4月,果期9~10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溝谷、河岸、草原及半干旱沙丘上。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或蒸后干燥。

【藥材性狀】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shù)個粘連,單個直徑5~8毫米。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蚬:?,頂端有殘存花柱。果肉油潤,質(zhì)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1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酸、澀。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祛痰止咳、消食化滯、活血散瘀。屬消食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經(jīng)閉、跌打瘀腫。研究還證明,有消炎、抗放射損傷、抗腫瘤、抗衰老、抗風濕和抗病毒等作用。

【藥理研究】具有降脂作用、止咳祛痰作用;能調(diào)整消化功能,促進潰瘍愈合;能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促進造血功能;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肝臟總膽固醇;抑制試驗性血栓的形成;保肝;抗胃潰瘍;抗氧化;抗炎;增加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抗過敏。

【化學成分】含多種生理活性物質(zhì)。主要有維生素、異鼠李素、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氨基酸、酰氨、黃酮類、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β-谷固醇、隱黃質(zhì)、糖類、有機酸、甾酸、脂肪酸、脂類和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①治咳嗽痰多:沙棘、甘草、白葡萄干、梔子、廣木香各等分。為末,加冰片少許。每次1.5~3克,溫開水送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

②治胃痛,消化不良,胃潰瘍,皮下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沙棘干品3~9克。水煎服,或?qū)⒊墒旃麑嵲覡€加水煎煮,藥汁溶于水后,濾去渣,取濾液濃縮為膏,適量服用。(《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③治咽疼痛:沙棘鮮果揉爛,用紗布包,擠壓其汁液,加白糖,用溫開水沖服。(《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④治經(jīng)閉:天花粉18克,芒硝15克,沙棘、大黃各9克,全蝎6克,山柰1.5克,堿面1.5克。共為細末,每次1.5~3克,溫開水送下。(《內(nèi)蒙古中草藥》)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y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