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澄茄子
【別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蒼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
【英文名】Fructus Litseae Cubebae
【藥用部位】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雞椒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葉和果實有芳香氣。根圓錐形,灰白色;幼樹樹皮黃綠色,光滑,老樹樹皮灰褐色。葉芽無鱗片;幼枝細長,被絹毛。葉膜質,互生;葉柄細弱,長1~2厘米;葉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4~11厘米,寬1.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側脈在兩面均突起。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總花梗纖細,長5~10脅,總苞片4,上有4~6朵小花,淡黃色;花被裂片6,倒卵圓形;能育雄蕊9,排成3輪,第3輪基部的腺體具短柄;雌花中退化雄蕊多數,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漿果狀核果近球形,直徑4~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花期2~4月,果期6~8月。
【產地分布】生于向陽山坡、丘陵、林緣灌叢或疏林中。主產于廣西、浙江、四川、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采收季節(jié)性很強。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當果實青色布有白色斑點,用手捻碎有強烈生姜味,為采收適時。如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時采摘,水分多,含檸檬醛少,為過早;若至果實成熟后期,果皮轉變?yōu)楹稚?,檸檬醛自然揮發(fā)而消失,為過遲。連果枝摘取,除去枝葉,曬干。
【藥材性狀】澄茄子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有網狀皺紋,基部常有果柄痕。中果皮易剝去;內果皮暗棕紅色,果皮堅脆,種子1粒,內有肥厚子葉2枚,富含油質。具特異強烈竄透性香氣,味辛、涼。以個大飽滿,氣味深厚、有油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微苦。歸胃經、脾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溫中止痛,行氣活血,平喘,利尿。屬溫里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3~10克;研末,用量1~2克。外用:研末撒或調敷。主治脘腹冷痛,食積氣脹,反胃嘔吐,中暑吐瀉,泄瀉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濕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渾濁,瘡瘍腫毒,牙痛,寒濕痹痛,跌打損傷。
【藥理研究】1.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作用;3.平喘和抗過敏作用;4.抗菌作用。
【化學成分】澄茄子鮮果含揮發(fā)油1.6%~3%,其中主成分為檸檬醛,其次為檸檬烯。種子含油36.4%~52.2%,其中脂肪酸主要有:月桂酸56.4%-61.5%、癸酸14.2%~19.8%、油酸4.1%~6.5%。還含有生物堿。
【使用禁忌】實熱及陰虛火旺者忌用。
【配伍藥方】1.治胃寒痛,疝氣:山雞椒果實1.5-3克,開水泡服;或研粉,每次服1~1.5克。(《恩施中草藥手冊》)
2.治胃寒腹痛,嘔吐:木姜子9克,干姜9克,良姜9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3.治單純性消化不良:山蒼子6克,茶葉3克,雞矢藤9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4次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支氣管哮喘:澄茄子、胡頹葉、地黃根(野生地)各15克。水煎服,忌食酸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西安附兒中醫(yī)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疾病&生長發(fā)育疾病名醫(yī)..[詳細]